<
    杨氏带着翠花和李柳,先用湿抹布擦干净桌椅上的灰,再用洗干净的抹布擦一遍。每张桌子,每个凳子的每一寸,都没有遗漏。

    桌椅,门窗擦洗干净后都是湿的,要保持通风晾干。最后才轮到地面。地面是拿砖块铺的,潮上水之后扫一下就成。

    韩城来的时候翠花几人都累的瘫坐在后院,后院有些地方没有湿,拿几张凳子出来晾干就可以坐了。

    韩城也不是空手来的。

    今儿个大清早,在上河村的家里,杨氏给蒸了些玉米面的窝窝头做早饭。平常都是喝粥的,考虑到今天劳动量大,才做了窝窝头,顶饿。又另做了些饼子,酸菜馅的,带上做中饭。这在镇上收拾铺子,一个上午怕是不能收拾完,至少得一天,

    累了一上午,翠花实在是不想吃这干巴巴的饼子,哪怕是碗粥也行啊。这饼子即使有酸菜也拯救不了这面粉做的外表啊,更何况还是冷的。这个铺子是有厨房的,但是没有厨具。锅也没有,毕竟铁锅还是值个十几二十几文钱的。锅没有,柴就更没有了。总之就是很符合搬家后的状态,一点多余的都要没有。

    韩城过来的时候正是中午,太阳暖洋洋的,翠花手里捏着饼子坐在后院困的要死。迷迷糊糊的仿佛听见说话声,还有一道迷人的富有磁性的声音,这显然不是李柳那个处在变声期的小屁孩。除了这个,那就只有……“韩城哥哥!”翠花努力睁开眼,果然,说话的是韩城。

    “翠花快来吃饭。”韩城还没说话,身后就传来大哥李林的声音。韩城侧过身让坐着的翠花能看见在大厅摆饭的李林。

    “大哥你也来啦!你今天不是不休假吗”今天并不是一月一次的休假日,李林怎会有空过来虽然李林也说过要请假但是被杨氏拒绝了啊。“大哥娘不是不让你请假吗!”

    “我不是请假回来的。是掌柜的知道家里的事饶我半天时间回来帮忙的。”李林很是镇定,自己可是有正当理由的。“先不说这个,快过来吃饭,别吃饼子了。我从酒楼里带了些饭菜过来,快来吃。”

    “韩城哥哥……”翠花捏着饼子,望着韩城。

    韩城笑:“还不过去吃饭这饼子干了你怕是吃不下吧。”

    哎呀,韩城哥哥关心我呢。翠花幸福的想到,大力点点头,“韩城哥哥我去吃饭了啊,你先坐啊。”

    屋子里,杨氏在给石头和小草准备饭菜,还要准备勺子。李柳已经接过李林递来的饭开始狼吞虎咽。瞧见翠花过来嘴里含着饭口齿不清道:“翠花,快过来……”

    “娘,不是韩大哥说我还不知道呢。”李林也没吃饭,这会一边吃饭一边埋怨杨氏,“本来我中午过来没想着带饭,准备中午下了班在后厨吃点就过来看看。结果韩大哥说你们都要在吃饼子呢,我这才知道。娘,你说中午怎么能就吃些饼子,下午还要忙呢。”

    “这铺子还没收拾好,没有柴火,连口锅也没,我这也是没办法啊。”

    “不能带着弟弟妹妹出去吃哪怕是碗面好歹也是热乎的。”

    杨氏扶额:“娘没想那么多。光想着我们中午不卖面,到忘了有铺子的人家就是中午也做生意了。”

    韩城一直在旁边坐着,也不说些什么。过了一会,韩城就告辞了。但是没一会就驾着一辆牛车过来。李林认出来那是德顺酒楼里采买用的牛车。

    惊喜的翠花:^w^“韩城哥哥,你没走啊。”

    “二郎你回来可是有事”

    “下午正好没事,我也一起来帮忙。”

    “那怎么好意思”杨氏真该拒绝。旁边的翠花抢着答道:“好啊好啊。谢谢韩城哥哥。”

    翠花说完回头看见杨氏不善的目光,缩缩头:“娘,韩城哥哥驾着牛车加上我们家的牛车,就有两辆车了。我呢就不用来回跑了。一下子就能把东西运过来了,省点时间收拾整理不更好么。”

    “你呀!”女儿都答应了,杨氏也不好再推辞,只好对着韩城再三道谢,答应了让他帮忙。

    作者有话要说:  断更可一个月,今天正式开更~谢谢没有放弃我的小天使们,么么~

    ☆、63

    韩城和李林一人驾着一辆牛车,载着杨氏和翠花、李柳以及石头、小草往上河村赶。

    之前说过翠花家在村子的边缘,当初盖房子的时候,就是想着离李家大房远点。偏偏李家老宅在村子的中心,所以李大冰和李大河盖房子只能往村子边盖。也幸好离的远,平日里双方没了互动,就少了牵扯。

    这次翠花家在镇上租铺子的事除了李大河一家没人知道。之前只是在镇上租个小摊位卖个面条被老宅知道了就闹得不可开交。这要是被知道准备开铺子还得了啊。虽然这事早晚有一天得知道,但是晚点总比早点好。让李大河和季氏知道,也是请他们帮忙看看房子,顺便喂喂鸡。

    虽说是搬到镇上住,但是这家也不是说不回来了。镇上的房子总归还是别人的,不说过年过节吧,就是农忙的时候,也得回来住啊。这上河村可是根啊,哪能就这么丢掉。

    所以这次搬东西,只是搬一些常用的东西,像是被子床铺、衣服之类的。锅碗瓢盆也捡些带着,家里还是要留些的。所以两辆牛车完全可以一次拉完。

    韩城帮着李林李柳收拾东西,翠花帮着杨氏仔细收好家里的东西,然后挨个房间落锁。顺便规整下要搬到镇上的东西。

    依旧是两辆牛车,但是不再是空车,而是装得满满当当的。载着物也载着人朝新生活驶去。

    多了两个劳动力,收拾铺子的速度明显变快了。翠花她们花一上午才给各个屋子的灰擦干净。多了韩城和李林之后,不到一个时辰,就把剩下的事做完了。

    然后,韩城和李林李柳搬柜子卸包袱,翠花和杨氏给搬下来的东西整理一下。毕竟是要住的地方不能马虎,该有的要有,该放哪儿就放哪儿。

    收拾的差不多了,杨氏拉着翠花要去街上添置物什。刚好兄弟几个加韩城都在,就不石头和小草留家里了。不过等杨氏和翠花走后,韩城和李林李柳干巴巴的说了几句话之后冷场了。几人大眼瞪小眼瞪了一会,还是没话说。

    之前翠花在的时候,都是翠花在活跃欺负人。翠花的壳子小,可是灵魂年龄不小,跟韩城没什么代沟,也不会有什么压力,跟李林李柳又是亲兄妹,平日里打打闹闹很是正常。所以有了翠花这个对两边说话都很自然的人,气氛才融洽。

    可是关键是现在翠花不在啊!石头和小草也不是有耐心的人,只是自顾自的玩自己的。

    于是,尴尬了一会的韩城站起身:“我看这里没有柴火,我去打点吧。”

    李林附议:“我也去。”

    李柳:“我也要去。”

    李林冷漠脸:“不行,你去了谁照看石头和小草。”

    李柳:“不能带着吗……”看自家大哥“你说呢”的表情,自觉回话:“好吧好吧,那你们早去早回啊。”

    杨氏带着翠花在街上逛,不时的和相识的人打打招呼。因为在镇上卖面条的时间也不短了,所以不管是见到的还是听说的对镇上做生意的人家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像是哪家的碗便宜结实,哪家的锅好用耐磨,哪家的米面不掺假价格还公道……

    不过这些都是听说,所以不能算数。杨氏还是带着翠花挨家查看了一遍。发现群众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能让大家称赞的都是质量价格都不错的。

    铺子里桌椅都有了所以不用添置,住的屋子里床和柜子什么的是花了点钱让掌柜的给留下来的。所以这么一来只要买点厨房里需要的就行了。

    厨房里需要至少两口锅,一个炉子。从上河村带来了一口锅,就还要买一口锅,炉子也带来了。除此之外,之前卖面条的摊子不大,所以准备的碗筷都不够。现在准备开铺子,这些必须品肯定是要备足的。还有做菜需要的油盐酱醋等调味品。至于吃的主食,暂时还需要买些,不过等麦子割了就不用买白面了。

    买了些碗,筷子等李大冰抽空用竹子做几双。又去铁匠那买了一口锅,粮油铺子里买了调味品。杨氏和翠花两个人满载而归。

    回到铺子一看,只有李柳带着石头和小草在玩,韩城和李林都不在。

    “二哥,韩城哥哥和大哥呢怎么只有你们啊”

    看见翠花和杨氏的李柳眼睛里都冒光,“娘,翠花,你们回来啦。韩大哥和哥他们两个去打柴了,都不带我去,让我看家呢。”语气里满满的哀怨。

    “打柴去啦”杨氏小心的放下手里的东西,陶碗和锅都是易碎品呢,还都不便宜。“还以为他们有事走了呢。”

    “二哥你最小,当然留你啦。”翠花笑嘻嘻,韩城哥哥不是走了就最好啦。“再说了,看铺子可是很重要的事,说明哥哥们信任你啊。”

    “是吗”李柳被说服了,心里总算舒服了点。勤快的过来帮忙安制东西。

    “阿柳你带着翠花把这些东西搬到厨房去,我去买些菜,晚上请二郎吃饭。”杨氏把铺子丢给儿子,拿起菜篮子又出门了。“小心些啊,可不要弄坏了。看着石头和小草不要乱跑啊。”

    “知道啦。”翠花脆声应答,一边拦着不让好奇的石头过来捣乱。

    韩城和李林驾了牛车去了青山打柴。不是上河村那个。青山是个山脉,是由好几座山连着的。但是当地人管这些山都叫青山。牛车只有翠花家的那辆,德顺酒楼的牛车还回去了。

    韩城和李林都是做惯农活的人,手上功夫不差,又都是有一股子力气的人,不一会就把牛车堆满了,于是二人就停手回铺子了。

    回了铺子,照样还是李柳看着弟弟妹妹。

    李林皱眉,“阿柳,娘和翠花还没回来”都这么长时间了,没道理啊,都在镇上怎么会这么长时间呢

    “早回来了,这会在后院准备晚上做的菜呢。就等着你们的柴火回来做饭了。”

    “那就好。”得知娘和妹妹都在后院,李林皱着的眉头舒展开了,连韩城也回恢复了淡定的表情。

    牛车进不了后院,韩城和李林、李柳只好一捆一捆的从外面往厨房搬柴火。

    “二郎啊,今晚在这吃饭。阿柳,去,叫你爹今晚早些回来,顺便打一壶酒,回来陪二郎喝一杯。”

    “不用了,婶子,我这就要回去了。不用麻烦了。”韩城连忙推辞。

    “上回请你吃饭就被你推辞了,还说下回等铺子收拾好,这回铺子收拾了,可不能再推了。”杨氏不让韩城走,“阿柳,去吧。”

    “唉。”李柳听话的去镇上李大冰干活的地方去叫李大冰。

    韩城见状,只好咽下了还要推辞的话,点点头,“那,今晚要麻烦婶子了。”

    “不麻烦,不麻烦,二郎你帮了我们那么多呢,一点都不麻烦。”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很火的一部剧《人民的名义》,很好看哒~

    补齐~

    ☆、64

    请韩城吃饭,这是早就有打算的事,无奈韩城一直推辞,终于今天杨氏怎么也不肯让韩城离去,成功的把这顿饭给定下了。

    杨氏对于这个“侄子”(乡下人嘛,彼此之间攀攀扯扯的都算有那么点儿亲戚关系)的帮忙,一直感激不尽。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是韩城给李林介绍了德顺酒楼的工作。这次能租到这么便宜又好的铺子,也多亏了韩城。除去这些大事,平时韩城也帮了不少的忙。这顿饭,早该请了。

    可惜之前一直都是想在上河村的家里请的,家里菜多。不像这个镇上,刚来,一无所有,连蔬菜都要买。

    所以今天的这顿饭,杨氏还是花了心思的。准备了八菜一汤。因为只有韩城一个“外”人,自家人又比较多,这个菜数还是很合适的。

    八菜一汤,汤是清汤,排骨白菜汤。撇掉油沫的排骨汤里加了点小白菜,彻底的把汤里的油脂吸干净。但是小白菜也不能放太多,太多会冲掉排骨汤的味道。

    八道菜:一道红烧鸡,一道辣炒白菜,一道青椒炒鸡蛋,一道糖醋肉,一道萝卜丝,一道炒花生米,还有最后一道菜——鱼。

    前面几道菜都是平常菜,只有这最后一道酸菜鱼,是杨氏想了很久的。

    前面说过,这个时代里,农村人一般对待菜的腌制都是以咸为主,积酸菜是很少被人接受的。偶尔有人盐放少了积出了酸菜也觉得是菜坏掉了。

    杨氏请韩城吃饭。虽说吧韩城是晚辈,但是呢这是原则性问题。你看在大□□,只要是请吃饭,甭管请谁,甭管家里是有钱没钱,都会尽最大努力来整一桌子好酒好菜。这不仅仅是好面子,更重要的是那份心意。

    翠花家也没什么好东西,为了租这铺子花了不少钱,更是为了这铺子,添置了不少东西。这要是搁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费都够了。更何况就算是有,能比得上韩城打猎的野味或者是德顺酒楼里的饭菜吗?

    不能!所以呢,杨氏就想到了这些酸菜。酸菜不是好东西,但是胜在新奇啊,酸菜鱼更是新鲜事物,就算不好吃也能讨个巧嘛。

    “吃饭啦!”翠花拿着碗筷到正厅,韩城和李林在说话。“大哥,韩城哥哥吃饭啦。”转头四周看看,李柳不在,李大冰也不在。“唉?二哥呢,没回来吗?”

    “嗯,估计有事耽误了,先吃饭吧,别让韩大哥久等。”李大冰没回来,杨氏在做饭,李林自觉承担起招呼客人的重任。

    “那行,大哥你去叫下石头和小草,我去端菜。”翠花点头,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毕竟没理由让客人多等。

    “别……别……”韩城出声,“叔既然是有事耽误了那就再等等吧,索性也没什么急事。再等等。”

    客人这么说了,翠花停下脚步看向李林。李林迟疑的看着韩城,韩城面带笑容,表情神态不似作伪,于是对翠花点点头,“那先不上菜,再等等吧。”

    翠花听话去了后厨,心面上无异色,心里对韩城的好感蹭蹭的上涨,懂礼貌,人又帅,武力值还高,简直了啊。

    杨氏在烧火呢。看翠花进来后也不动手,就纳闷了,“翠花,不是让你端菜吗,怎么不动啊,别是指望你哥吧,他今天要招呼二郎没空呢。”

    “娘,我有那么懒吗!”翠花不干了,这不是诽谤我吗。“是韩城哥哥说要等爹和二哥回来的,又不是我不做事,娘你冤枉人。”

    “是吗?是二郎说的?”杨氏愣了,虽然自己也很想等丈夫回来一起吃饭,为了做工的事和李林做伙计的事一家人已经好久没一起吃饭啦。今天是个机会,但是今天有客人在啊,哪能让客人迁就自家呢!“不行,我去看看,哪能让二郎等你爹呢,这多难为情!”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演讲顺利的过了~开森啊~

    忏悔一下下,网上买了个镯子,今天刚拿到,回来一看有点小小的不如意,然后……一通瞎折腾不能戴了……伤心,而且一看时间十点了……码了一点点,明天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