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3ff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第212节
    公孙家很多亲戚总存款不过百两金。他和昭平君年前就能分到百两金,这要叫他们算出来,还不得嫉妒恨死他俩。

    亲戚同窗不敢动太子殿下的纸和胡麻油,还不敢动他们吗。

    想到这些,公孙敬声禁不住叹气。

    昭平君没懂:“纸和胡麻油怎么了?”

    小太子注意到车慢下来,撩开车帘,看到西安门,“叫敬声表兄跟你说,我到了。”

    公孙敬声拉着昭平君下去,换韩子仁和吴琢上来。

    小太子令驭手去椒房殿。韩子仁和吴琢搬着酒坛随小太子过去,随后他俩去殿外等着。

    卫子夫皱眉:“你买这么多酒做什么?”

    “不是买的。”

    卫子夫仔细一看,酒坛上光秃秃的,连个“酒”字也没有,“自己酿的。”

    “母后和父皇一样都喜欢先入为主。”小太子扯开酒坛,令大宫女去庖厨找些菜或炊饼,再拿一副碗勺。

    卫子夫坐下:“油?”

    小太子点点头,见母后这么不确定,顿时知道父皇一个字没提:“母后,父皇近日来过吗?”

    “来过一次。”卫子夫向来聪慧,“陛下何时知道的?”

    小太子眼珠一转,开始拱火:“昭表兄成亲前几日。”

    卫子夫算算时间:“难怪他那几日心情极好,甚至有心思关心我忙不忙,你有没有来找过我。果然他每次反常都有事。无一次例外。”说着一顿,“你还敢问?”

    “母后有所不知。这油是博望苑的匠人用胡麻饼上的胡麻做的。一日只得几坛。孩儿本想先给父皇四坛,再给母后四坛。父皇非要十坛。孩儿只能先紧着他。”小太子一脸无奈。

    卫子夫不疑有他:“陛下怎么还跟以前一样。”

    “谁知道呢。不如您改日问问父皇。”

    卫子夫打量一番儿子,小太子一脸坦然。卫子夫心想,难道是我想多了。据儿只是随口一说。

    “母后尝尝?”小太子接过宫女递来的碗勺,随即告诉当香料用,不能炖肉炖菜。

    卫子夫用饼蘸一点胡麻油,又往滚烫的开水冲的蛋汤里头加几滴,禁不住赞同:“确实适合做汤。”摸摸儿子的毛脑袋,“我儿聪慧过人啊。”

    “这可不是儿子的功劳。跟西北人学的。”小太子见她喜欢,“母后慢慢用。孩儿还得去东宫,先行告退?”

    卫子夫拉着他起来:“这次是不是也有你二舅的?”

    小太子点头:“您就别管姨母和三舅和小舅了。留您和阿姊用吧。用完了告诉孩儿,孩儿宫里还有。”

    “山珍海味也不能日日用。这么多够母后用的。”卫子夫有空就看着儿子上车才进去,今日也一样。

    秋风凉,小太子上车就摆手叫她回去。

    卫子夫笑着点点头,带着宫女进殿。

    大宫女在其身后恭维:“殿下越发懂事了。隆虑公主说得没错,小孩长大了——”

    卫子夫抬手制止:“你怎么也信她?真像她说的那样,她该很懂事,能把唯一的儿子教成端方的君子才是。可昭儿这几年越发知道干些正经事是她的功劳?”

    大宫女顿时不敢言。

    韩莲子忙着收拾胡麻油,听到动静疾步出来:“皇后消消气。小孩长大自己就懂事了还要父母老师做什么?太傅难道只教殿下学文识字?”

    太傅石庆确实只教小太子读书识字。再说了,一天两炷香,上午学文下午学算术,石庆就算有心也没法教他别的。

    石庆曾试着向陛下提过是不是再给小太子加一炷香,太子殿下纵然聪慧,也不可能上来就懂伦理道德。

    刘彻一想到石庆数马就头疼,哪敢叫他教儿子为人处世。刘彻直言他抽空教太子。

    石庆自然不敢同他抢,此事便不了了之。

    话说回来,小太子带着胡麻油到东宫,太后尝过之后又忍不住搂着他夸,又想赏他一些好东西,比如象牙雕件,南方送来的珊瑚。

    小太子宫里这些东西快摆不下了,连声拒绝:“祖母,父皇要知道孙儿用几斤油换走您几箱宝物又得训孙儿。”

    “我们不告诉他。”

    小太子摇头:“父皇时常去孙儿的太子宫,他一看就知道。除非孙儿不用。”

    太后思索片刻:“改日祖母叫人给你挑一些寻常又用得着的。”

    “孙儿多谢祖母。祖母,孙儿想回去。”

    太后摸摸他的小脸:“累了吧?快回去歇着吧。下次休沐别来了,叫昭儿还有你敬声表兄陪你玩儿去。”

    小太子正有此意,盖因他的宝剑可以拿出来了。

    太多人知道不好解释,小太子就没找两位表兄,也没带较为聪慧的韩子仁,而是叫他去博望苑,他领着吴琢等人前往西市找宝剑。

    吴琢听人说过,冠军侯、大将军,以及很多上过战场的将军家中都有兵器房。太子殿下哪能只有一把宝剑。

    刘据前世身为剑修,哪怕买剑只是为了掩人耳目,也不想买废铁。他上午在西市,下午到东市,总得才找到两把宝剑。兵器铺的掌柜的见他身后跟着许多仆从,意识到他出身不凡,不敢嫌他挑剔,还问他给谁买的,他可以找藏家问问。

    小太子推出他二舅。

    掌柜的一听大将军长子送给大将军的礼物,万分激动地表示一定尽量帮他寻找。

    宝剑难寻,小太子懂,所以给他一个月时间,九月下旬再来。

    说到“九月”,小太子不由得想起博望苑的匈奴人说过,步入九月草原上很多地方就开始下雪了。

    “表兄怎么还没回来?”

    吴琢:“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今日没有消息,说不定明日一早鸿翎使者就来了。”

    小太子心说,哪有这么巧的事。

    抵达太子宫,小太子从车上下来,发现无论是巡逻的侍卫还是往来的宫女都跟过年似的:“枇杷!”

    枇杷小跑出来:“殿下回来了?”拿掉他身上的披风,“累不累?”

    小太子指着宣室方向:“父皇大赦也轮不到他们啊?这一个个怎么了?”

    “殿下还不知道?”枇杷惊讶,“冠军侯又打了一场大胜仗。陛下高兴,当即令春望宣读鸿翎使者送来的——”

    小太子打断他:“什么时候的事?”

    “你走后不久啊。”枇杷越发诧异,“东西市的人还不知道?”

    小太子:“今日非休沐,百官和他们的随从都在府里,哪知道宫里的消息。”

    “也是。”枇杷令小宫女打水,继续说,“婢女听宣室殿的宦官说,匈奴左贤王被冠军侯杀了。”

    小太子停下:“表兄碰到匈奴主力了?”

    枇杷不懂他为何这样问:“奏报上没提。左贤王是匈奴主力吗?”

    “他的兵力仅次于伊稚斜单于。好比二舅。”

    枇杷倒抽一口气:“可可,可冠军不是只有一万人?您说过,陛下总得才给他一万五。出关后李广和张骞带领五千,同他兵分两路。”

    小太子净手后接过樱桃递来的茶一饮而尽:“我去宣室。”

    “殿下慢点。”枇杷提醒吴琢跟上,以防殿下跑太快从台阶上摔下来。

    今日休沐,刘彻听到脚步声就猜到是儿子。抬眼看去,小太子像一阵风,刘彻起身迎上去:“早晚把你的两颗才长齐的门牙磕掉。”

    “父皇,匈奴左贤王死了?”

    刘彻不由得露出笑意:“听说了?”

    “是匈奴主力吧?”小太子拉着他的手,“表兄还好吗?”

    刘彻脸上的笑容消失:“奏报上请求边关休整,朕感觉他受伤了。即便不是很重,也不能立刻班师回朝。”

    第144章 霍去病受伤

    去病表兄有他送的宝剑怎么还会受伤啊。

    难不成军中有匈奴细作。

    小太子很是紧张, 不由自主地抓紧老父亲。

    刘彻轻声安慰:“奏报是去病亲笔所写,不必担心。”

    “表兄有没有提到斩虏多少?损伤多少?”小太子想从中窥到具体情况。

    刘彻:“斩首俘虏六千余人,自身折损一二。此战于他只能算小胜。然而他却受伤了。其中必有内情。一切等他回来再说吧。”

    “李广和张骞又迷路了?”小太子不禁问。

    刘彻好气又好笑, 气儿子此时还拿话气他,笑儿子的话可笑:“次次迷路吗?”

    “上次春夏两季连击匈奴时表兄也是领jsg一万骑兵,头一次打的匈奴悲曰‘亡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第二次打的他们又曰‘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这次不是中途生变表兄怎会受伤?”有他送的宝剑在手, 不是七八人合围表兄且同时发难很难伤到他, 盖因匈奴的刀砍下去是伤肉, 他的剑下去是削断骨头。

    刘彻:“你舅领兵也不是次次全甲兵而还。”

    “可是舅舅没伤到主动提出边关休整啊。”

    刘彻摸摸儿子的小脑袋:“知道你同去病感情好。朕令使臣带上太医前往边关代朕犒劳他们?”

    小太子摇头。

    刘彻不禁瞪他:“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你还想亲自前往?不许!”

    “不是的。等太医到边关表兄也该班师回朝了。既然没有伤及要害, 也不差这三五日。”

    刘彻蹲下捏捏儿子的小脸, 岔开话:“今日在宫外待这么久,碰到什么好玩的了?同父皇说活。”

    “没有好玩的。孩儿想选几样趁手的宝剑换着用, 可惜只挑到两把。不过兵器铺的掌柜的答应孩儿,他明日就托人打听, 请孩儿下个月今日过去。”

    刘彻不过随口一问, 没想到真问出点情况,忽然想起什么:“下个月今日?”

    小太子点头。

    刘彻失笑:“莫不是忘了下个月今日也是你表兄成亲之日?”

    小太子神色一怔。

    “看来当真忘了。就这还操心他?”刘彻轻轻拍拍儿子的后脑勺, “先去休息。再有消息朕立刻叫人告诉你。”

    为今之计, 只能如此。